人生
人天生会为自己考虑
但也渴望连接
这种矛盾
就是所有行为
背后的根本动力
想看懂一个人
别光听他说什么
要看他一次次选择背后
隐藏的规律和真正
在乎的东西
理解人性
既要明白大家
都差不多的“私心”
也要细心发现每个人
独一无二的“故事”
最终
真正的懂得
来自于对这种
复杂性的尊重
和对他人的细心体谅
人天生会为自己考虑
但也渴望连接
这种矛盾
就是所有行为
背后的根本动力
想看懂一个人
别光听他说什么
要看他一次次选择背后
隐藏的规律和真正
在乎的东西
理解人性
既要明白大家
都差不多的“私心”
也要细心发现每个人
独一无二的“故事”
最终
真正的懂得
来自于对这种
复杂性的尊重
和对他人的细心体谅
这下面用引号标注的是一篇六年半前的日志,闲暇时翻看到,没有打理任何一个字,放在这里,温和的过滤了一下情绪,慢慢读起来。《我不是药神》的上映也许是我重读日志的原因之一,的确可以思考很多,也会联想篇篇。 “刚刚和爱人联系了一下,得知岳母的病可能已经恶化,癌细胞已经开始破坏内脏器官了,禁不住泪水又流...
终于修成正果,明天就是整整四十周岁啦。吃饭时跟儿子聊天:话说四十年前的明天凌晨三四点 ,一位大神即将降临人世(语言错乱、语法混乱、语句杂乱,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时辰,瞎说一通)。说着说着两个人傻乎乎的互相笑起来了,可惜老婆在外面参加活动,不能一起陪笑啊。其实嘛,也是希望自己能健康快乐的迎接下...
每天进入梦乡前,习惯了翻看床头的那几本书。这些书换的不是特别勤快,但是总能在里面刨出一些东西,有生活的影子,有快乐的种子,也有辛酸的泪水。她能让自己恍然大悟,也能体验到作者的设身处地,会有撕心裂肺的痛感,还能独辟幽径,落得安好。 读过一篇Erma Bombeck的《如能再活一辈子》...
莫名,想取一个标题,突然脑子里想到这个问句:你在干什么?对,就是这一句,你在干什么? 武汉发生严重的疫情,这一刻,你在干什么? 有的人:距离很远,关心不到; 有的人:早已写了请战申请,离开亲人,放弃团聚,飞赴病毒肆虐的战场,投入战斗! 有的人:逃离武汉,回避瘟疫; 有的人:坚守在疫区,...
愁闷的二月已经贼溜溜的走了,这个三月依然不得轻松。病“疫”这斯还未启动消停模式,虽被那无数的人儿极刻藐视,被痛恨,被唾拒,它却变着花样,猖獗不止。 终究,“疫”将终结,“疫”去不复返。只是“疫”前“疫”后,踏过的每一步,都见证着人类的酸甜苦辣。 又是一年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对于这个特殊...
假如,可以静坐,或是小步徘徊,思想不再活跃,那试着闭上眼,默数滴答滴答的每一秒钟,也许会有怀疑,还有回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只是对时间的疑问,最清楚的也只有时间陪伴着去了解。时间在我们的面前,总是不经意的就转了个身,一分、一秒,揪几把就成了一天,抖几下就凑合着满月,攒的多了,慢慢成了一年,最后也就是...